专业知识服务提供商
杂志订阅
投稿咨询

国有商业银行集中采购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

2021年11月10日 作者:韦焕彬 打印 收藏

1636511753(1).png

  国有商业银行供应商选择管理概况

  集采部门管理职能定位

  根据财政部《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管理暂行规定》(财金〔2018〕9号),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主要的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部门在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上发挥关键性作用,具体职能包括组织开展、监督供应商管理,组建和维护供应商信息库;组织实施集中采购项目的供应商选择、合同及履约管理,受理供应商的质疑与投诉;构建供应商管理的风险防控体系。从上述职能定位看,供应商管理是商业银行集中采购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做好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供应商的选择方式

  供应商的选择方式主要由采购方式和评审办法共同决定,各种采购方式所对应的评审办法见表1。

1636511821(1).png

  国有商业银行供应商选择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集采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采购方式选用不够恰当

  采购方式选用不当,容易带来竞争不够充分的问题。由于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类项目较多,大部分项目采用竞争性磋商或单一来源谈判方式,公开寻源项目占比较少,供应商来源主要是由业务主管部门或使用需求部门推荐,寻源的渠道和范围较窄,未能穷尽市场上所有符合条件的供应商,不利于供应商的充分竞争,从而未能挑选到最佳的头部供应商,一定程度上影响采购的质量。

  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应用不够全面

  评价指标对选择供应商非常关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少完整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采购人通常沿用历史采购项目的旧指标作为参照,比如供应商实力、服务团队、案例业绩等因素,由此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评价的指标设置不完整导致片面评估供应商,不利于识别优秀的供应商;二是评审指标多数以定性指标为主,难以进行客观量化,评审专家自主裁量权过大,可能存在人为干扰因素。

  供应商评价指标权值设置不够科学

  综合评分法的合理设置,一方面要体现竞争性,通过设定合理的分值权重,引导供应商提供性能优良的产品和优惠的价格,但在供应商选择评审办法的设置中,对商务、技术、价格权重的分配通常缺乏科学依据,容易产生结果偏差;另一方面,价格指标作为敏感因素,对分值设置和评分规则使用缺乏论证,是选用最低价还是平均价作为评审基准值,均需要结合具体项目进行分析。

  供应商选择评价过程较为粗放

  一方面,对不同类别的供应商没有进行细分管理,比如同一项目邀请了不同级别和层次的供应商参加,或是不同类别项目采用相同的评价指标,在综合实力不可比拟或指标运用不当的情况下进行评审,不利于采购人挑选出优秀的供应商。另一方面,供应商管理采用传统模式,仅仅是单向沟通管理,未实现全面的战略合作。比如选择的过程更多体现为竞争和对抗关系,双方没有建立起良好合作关系,博弈过程中供应商难以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

  缺乏电子化招标评价系统

  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慧招投标系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当前大部分国有银行采购业务还处于传统的作业模式,评审专家查阅提取供应商信息后打分。对于主观评分项,主要靠评委自身的经验判断,而对于结构化的数据评分项,同样需要评审专家逐项记录信息,通过对比后再评分。供应商选择评价过程需要耗费评审专家大量的时间精力,容易出现信息或数据误判的情况,影响采购结果的准确性。

未标题-1.jpg

  供应商选择管理建议

  针对国有商业银行集中采购供应商选择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建议:

  健全和完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评分法具有评判因素全面、标准设置灵活、适用范围广的优势,同时也因其指标设置多样化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科学合理制定供应商评价指标是集中采购工作供应商选择的重点,也是规范采购管理、防控风险的内在要求。采购人应结合集采项目的特点,不断健全和完善供应商选择指标,遵循客观因素最大化原则,建立标准化的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库。

  建设数字化平台,丰富信息渠道

  采购人有必要搭建标准化、可扩展、可组合的数字平台,实现供应商在线注册、服务响应、在线投标评标等功能。除企业基本情况外,供应商的经营状况、交易风险以及管理信息等动态监测信息同样重要。另外,借助电子招投标,可实现评审专家对供应商结构化数据的精准提取和快速评审,提高供应商选择的质量和效率。

  推进供应商的分级分类管理

  采购部门需对合作供应商进行全面摸查,采取合理差异化策略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可参照“卡拉杰克矩阵”将供应商分为四类。第一类为战略型供应商,针对产品或服务质量、价格和可持续性对银行业务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此类供应商通常是服务性项目,可采用公开寻源方式扩大范围筛选优质供应商。第二类是杠杆型供应商,通常在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来源较多,竞争较为充分,该类供应商对节约采购成本、创造企业价值具有显著作用,比如电子设备类、金融机具类产品,适合通过招标方式进行采购。第三类为瓶颈型供应商,一般只能从特定供应商进行采购,处于卖方市场,供应商选择空间较小且尚无替代品,通常是采取单一来源谈判方式与此类供应商签订中期合作协议。第四类是普通型供应商,特点是供应商数量和商品种类繁多、产品规格和技术标准基本趋于一致,可采取简化采购程序提高效率。

  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

  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采购方与供应商之间存在三种合作模式:零和博弈、双赢博弈和战略合作模式。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主要采取零和博弈模式,该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强调货比多家,双方之间的合作主要是临时的,供需之间在需求、技术、资源等信息相互保密。由此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信息的封闭性提高了采购供应链的运行成本,二是竞争多于合作带来的沟通协调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应正视供需双方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理念,从重视评估供应商绩效能力、降低双方采购供应成本、充分信息共享的各个方面入手,按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供应管理要求,与供应商建立起良性的合作发展关系。

  总结

  伴随着金融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供应商管理理念的日趋成熟,国有商业银行集采供应商选择管理,亟需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改进措施以适应新的业务经营需要。未来国有商业银行打造高质量采购需关注三方面重点:一是要以战略采购优化供应商管理模式,以供应链视角建立战略采购管理理念,加强需求管理与供应的深层对接,改变传统的思维和作业模式,通过对供应商的分类分层管理,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供应商关系。二是构建标准化的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通过深入调查确定一套客观可行的评价方案,构建供应商选择指标的标准化体系,实现对供应商更全面的评估。三是防范集采供应商选择的道德风险,集中采购涉及采购人、供应商及其上下游供应链等多方主体,在权衡供应商报价与其他评价指标最优匹配的情况下,严格执行公开、公平、公正的采购程序,严防采购道德风险。另外,还要加强对供应商不良行为的监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谭春平,王烨.面向供应链的供应商选择模型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8,(11):52-54.

  [2]张丽霞.浅析基于战略采购的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J].全国流通经济,2017,(17):33-34.

  [3]吴伟.供应商选择中的实践问题及审查要点[J].商场现代化,2019,(18):4-5.

  [4]谈蕤,张嫣.商业银行加强集中采购供应商管理的思考[J].现代金融.2020,(12):33-34.

  [5]石永惠.商业银行集中采购管理实践[J].中国金融,2021,(8):59-60.

责编:梁晋
京ICP备16068661号-3 ©CopyRight 2018-2024 《中国招标》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