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服务提供商
杂志订阅
投稿咨询

聚焦西部采购·大会经验分享

2021年10月09日 作者: 打印 收藏

  坚持创新驱动

   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改革

未标题-2.jpg

四川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办公室副主任  舒新华

  近年来,四川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部署要求,不断加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体制机制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有力支持了治蜀兴川战略实施。

  公共资源交易政策制度体系加快完善。出台《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实施细则》《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目录》,对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运行、服务和监督管理进行规范。制定《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四川省)统一主体认证系统实施方案》,实现各市(州)交易平台主体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统一认证和集中式管理,减少市场主体交易成本。

  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加快推进。一是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四川省)为枢纽,推进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纵向贯通,与有关部门信息系统横向对接,实现交易信息一网汇聚、统一共享,并对外提供交易主体信息、资质资格信息、成交业绩信息等数据服务。二是推动全省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矿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四大类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3类14种CA数字证书全省兼容互认,实现省、市、县三级交易体系“一地注册、全省通用”。

  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效加快提升。一是大力推行“在线投标”“不见面开标”“异地投评标”“线上缴退保证金”等服务。今年1-7月,全省不见面开标项目4759个、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176个。二是启动“示范交易中心”创建活动,制定8大类23条创建标准,交易平台的形象和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三是探索推动川渝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川渝两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联合发布项目信息、探索建立互认共享机制、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实现失信信息交换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机制加快形成。一是开展平台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和服务满意度调查,引入“双随机一公开”、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市场主体及第三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二是修订四川省评标专家和综合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对评标专家负面行为实行积分制管理,严厉打击评标专家违法违规行为,2020年暂停评标专家一定期限评标资格23人,取消评标专家资格20人,形成了有效震慑。三是在2020年公布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权责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公共资源监管权责。四是会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执法监督部门创新监管体制机制,实施协同监管,强化信用监管。

  下一步,四川将从以下方面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改革。一是持续建好“平台”这个基础,打造标准统一、服务统一,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二是紧紧抓住“服务”这个核心,提升各方交易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三要突出抓好“监管”这个关键,探索集中统一监管,相对集中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执法权、处罚权,强化平台内控机制。四是深度融入“西部联盟”这个战略,与西部省际交易平台协作共享联盟成员一起做好业务协作和资源共享,助力西部地区公共资源交易事业高质量发展。

  政府强监管、市场化运行、企业化管理

  ——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企业化整合实践

未标题-2.jpg

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重庆市交易中心)副总经理  高勇

  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成立于2016年,是全国首个“政府强监管、市场化运行、企业化管理”的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其平台整合的核心有两点。一是以政府监管职能的整合为突破口,建设有为政府,成立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二是以交易平台整合为基础,建设有效市场。即整合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机电设备招投标、土地及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五个市级交易平台,形成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由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以下简称“联交所集团”)承担相应职能职责,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五年来,联交所集团投入1.3亿元,建设了覆盖全市的公共资源交易“一网三平台”和高水平的场地智能化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形成了智能化、标准化、规范化“三化融合”的管理经验。平台企业化整合、智能化管理多项改革经验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总结推广。具体改革成效如下:

  真正实现了管办分离。交易中心和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之间没有任何隶属关系,仅有业务管理关系。联交所集团作为重庆市政府直属国有重点企业,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维护了交易活动的公平、公正。

  把重庆市政府监管改革政策固化为电子监督系统、交易系统,确保全市统一。2019年,市政府发布《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改革的意见(试行)》,要求全面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建设,建成投用标准统一、终端覆盖市和区县两级的电子信息系统,实现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交易中心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云平台、先进技术为交易赋能、为监管提效。构建了融合13套场地智能系统、17套电子交易系统的全国首个信息化交易场地管理系统;和相关芯片公司进行战略开发,打造公共资源大数据监管系统,为交易项目画像,为监管部门的监管和决策提供依据。此外,交易中心财务监督、审计监督、党内监督、纪检、监事会、社会监督六位一体,公正性投诉为零。

  激发了市场活力。五年间,交易品类达30多个,聚集市场主体3万多个,为2/3以上的中央企业集团提供过服务。交易达12万宗,创新项目超过一半,交易金额18453亿元,增收节支1650亿元。其中,创新性项目交易额3643亿元,节支147亿元。

  优化了营商环境。信息“一网汇聚”,服务“一网通办”,中介服务“一站通选”,让市场主体享受到真正公平的服务。目前,手机端CA已实现全市统一,正在与四川省的同行进行合作。电子保函自2020年3月上线以来,当年就开函110多亿元;截至今年8月,已开出220多亿元的保函,为市场主体减轻了资金压力。

  放大了综合效益。平台整合同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减少了5个事业单位,107名财政供养人员按“人随事走、双向选择”分流转企。平台建设投入6亿元、每年运行费用五六千万元,均由交易中心自筹,并免费提供全套信息化系统供40个区县使用,减少区县财政重复投入2亿元。降低交易综合成本。交易过程中“开前门堵后门”,降费减负,交易费用水平下降75%;制定高标准服务规范,取消第三方搭车收费。

  构建规则统一、公开透明、

   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平台体系

未标题-2.jpg

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  李俊旺

  2016年起,陕西省连续4年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纳入我省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举措,全省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

  打造公共资源交易“全省一张网”,持续推进统一规范的交易平台建设。一是不断强化公共服务系统功能。我省统一建设公共服务系统,纵向对接国家平台和省内各市各行业交易系统,横向对接省信用信息平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省工程审批系统等其他政务信息平台,作为信息枢纽实现内外系统的数据共享。截至目前,服务系统共汇集数据1049553条,其中交易类数据648946条,主体类数据88717条,药品订单数据311890条。在交易平台整合成立之初,就实现了全省CA跨行业跨地区的一证通用;2020年,经过与CA提供商的谈判,统一降费20%。二是持续优化交易系统,已实现房建市政、交通和水利工程、政府采购、部分权益类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三是陕西公共采购电子商城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以来,涵盖多类市场化配置公共资源的综合性采购平台“陕西公共采购电子商城”正式上线运行。

  规范交易现场管理,形成阳光交易格局。一是配合省发改委编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与服务规范》六项地方标准,分别从交易流程、场所与设施管理、机构与人员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等六方面提出标准化服务要求。二是严格开评标区管理,按照最小化原则,严控进入评标区人员范围和权限。三是实行监控全覆盖。四是建立外部监督模式。通过将招投标场内视频监控与驻委纪检监察组实时连线,线上“开窗”实时监督,强化信息化监督手段;通过门禁卡授权,驻委纪检监察组无障碍进出交易中心各招投标开、评标室,不定时开展明查暗访监督。

  围绕便民利企,平台服务效率逐步提高。一是优化平台服务,围绕“便捷”改方法。目前交易中心办事大厅的服务交易种类共5大类9小类,服务对象共10类,电子认证证书CA、评标专家信息完善等服务均实现线上或线下一次办理,工程类、政府采购类、药械采购类、权益类全部实现网上操作。二是通过征求市场主体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交易活动的流程。三是搭建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平台。目前在线服务企业400余家,节约企业资金1.2亿元以上。与省工信厅主管的“陕西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站互联互通,上线金融机构7家,融资服务产品22类。

  积极组织跨区域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一是推动远程异地评标。搭建远程异地评标省际合作平台。疫情期间,为湖北省交易中心开启远程异地评标,援助湖北招标项目;去年9月,由省交易中心牵头,江苏、山西等11个省级中心共同开通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省际合作平台。截至目前,省内已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62宗。二是发起成立省际医用耗材联盟。这是国内医用耗材领域成员数量最多、采购量最大的一个采购联盟。今年以来,交易中心已完成药械带量采购项目4个,其中国家组织的第四批药品带量采购中选产品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由我省牵头组织开展的12种药品省际联盟带量采购41个中选产品平均降幅61%,最高降幅94.7%。

  从数字证书全省交叉互认迈向跨省互认

  ——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证书互认共享实践

未标题-2.jpg

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  刘克招

  2020年5月,贵州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动区块链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构建安全可信的交易体系。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扎实抓好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数据共享国家级试点任务,促进数字证书(CA)跨平台、跨部门、跨区域的互认。

  整合共享做法

  在贵州省、市两级10个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有4家CA公司、6家电子印章公司提供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证书服务。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电子认证服务业存在信息壁垒,在各交易平台使用电子印章互不相认,导致多头办证,费时费力又费钱。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贵州省从2015年12月开始推进全省数字证书交叉互认工作,2018年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统一注册认证平台,在认证方式、证书管理、签名控件、印章接口、主体信息、技术咨询六方面实现了全省统一,确保省内的互联互通。

  统一认证方式,即数字证书互认采用开放授权模式,各交易平台系统只需调用统一注册认证平台提供的接口数据即可获取认证结果;统一证书管理,即除企业数据统一注册外,对CA证书也进行统一管理,形成完善的证书用户数据管理体系;统一签名控件,即在原有业务流程不变的情况下,统一全省各级交易平台使用的签名控件,使其都可用该控件进行签名或加解密,解决签章互认的问题;统一签章接口,即满足各级交易平台系统运行的所有业务需求,制订了50个标准接口和8个标准事件,6家印章公司统一控件的使用接口;统一主体信息,即统一主体库,自动同步主体信息到接入交易平台,保证主体数据全省一致;统一技术保障,即建立全省统一的数字证书技术保障服务平台,专人24小时负责为交易各方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支持。

  主要成效有:一是办理程序全面简化;二是交易效率全面提升;三是数字证书全面“瘦身”,经过全省互认,数字证书保有量下降了近2/3;四是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五是交易成本普遍降低。

  跨省互认探索

  一方面,国家要求我省积极稳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跨省区域合作;另一方面,目前外省企业在贵州进行招投标活动的比例逐年增加,跨省不互认成为制约其参与我省公共资源交易的难点。为方便更多外省企业到贵州参与经济建设,2020年9月,按照“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电子认证服务”的模式,我省启动了数字证书跨省互认平台建设。该平台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通过去中心化的统一认证接口,实现CA证书的交叉互认。同时,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手机端证书的互认。从应用效果看,手机应用的难度要低于实体证书。

  实践中,CA证书跨省互认存在技术层面的三个难点。一是各省主体信息不统一,导致主体数据不能通用互认;二是跨省信息不能互通;三是各省CA证书及签章标准不统一,技术规范、接口接口不一致。此外,还面临CA证书公司的积极性不高,缺乏第三方平台支撑等问题。希望能够和西部其他省市的兄弟单位共同探讨解决合作共享中的难题。

  依托智慧交易 强化优势互补

   推进成德眉资公共资源跨区域跨平台交易

未标题-2.jpg

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章建国

  2020年以来,在四川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的大力指导下,成都市交易中心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局,携手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交易中心,以智慧交易为抓手,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共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下好成德眉资交易平台同城化发展“先手棋”。

  科学研判形势,明确发展目标。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2020年3月,四川省同城化领导小组印发《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将创新公共资源交易机制列为公共服务试验性项目。我们分析认为,同城化发展是城市间区域合作最紧密、最高级的形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最理想的状态是成德眉资四地交易平台实现规则、流程、制度、标准和系统的全面统一。合作之初,四地交易中心达成共识,充分尊重彼此差异,推进同城化和项目跨区域跨平台交易,推动成德眉资交易平台形成1+1+1+1大于4的叠加效应。

  注重顶层设计,健全工作机制。2020年5月11日,成都市交易中心组织召开成德眉资交易平台工作对接会,四地交易平台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工作协调会议、常态交流互访、对口部门联系和同城化工作成果合力宣传四项机制,明确以推动成德眉资公共资源要素共用、竞争优势同构为目标,以优势资源共享为主线,从改革经验共享、制度机制共享、智慧系统共享等七方面推进四地平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

  聚焦重点任务,推动资源共享。为推动合作框架协议和各项同城化工作落地,成都市交易中心牵头细化制定实施方案,与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交易中心一道,强化责任落实、强化任务推进。同时,建立交易平台同城化季度工作协调会机制。2020年以来,依托成都市电子交易云平台搭建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共享发布平台“成德眉资专区”,建立新媒体运营矩阵,集群展示四地公共资源交易信息15000余条;联合印发成德眉资工程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异地远程评标工作实施细则,推进实现异地远程评标全覆盖;联合印发《成德眉资政府采购文件模板共享共用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有序推进采购文件模板共享共用;等等。

  强化目标导向,服务中心大局。成德眉资交易平台同城化发展有效整合了四地平台优势,特别是更加充分发挥了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的辐射效应、带动效应。交易平台同城化发展推动了四地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提高了信息传播效力,提升了服务便捷度,特别是通过异地远程评标、采购文件模板共建共享,增强了交易的规范性公正性。

  下一步,我们将朝着统一规则、统一系统、统一质效的目标,更加深入推动公共资源项目跨区域跨平台交易,推进建立四地统一的政府采购电子卖场,拓展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区域交易范围,积极推动四地政府采购项目跨区域交易试点,持续优化四地交易营商环境。


责编:戎素梅
京ICP备16068661号-3 ©CopyRight 2018-2024 《中国招标》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