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服务提供商
杂志订阅
投稿咨询

基于BIM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策略

2022年03月04日 作者:林娜 打印 收藏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周围环境和资源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装配式建筑以环保、节能、高效的优势得到广泛关注,符合我国全面、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但是当前装配式建筑的构建在造价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本文主要基于BIM角度,对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造价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全过程造价管理

  “放管服”改革热潮下,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断深化,建筑建造、组织等方式的改革文件相继出台,对装配式建筑在建筑中的占比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装配式建筑具有绿色环保的优势,而且建设工期短,是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阻碍,配套政策、技术等方面都不够成熟,导致造价较高。为有效解决造价问题,需要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充分利用BIM技术实现设计、生产、运输和施工的一体化发展,降低返工率,提升建筑生产效率。

  装配式建筑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问题分析

  我国装配式建筑当前尚处于初期应用阶段,各项技术和管理都不够成熟,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道路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阻力。

  装配式建筑政策缺乏先进性

  我国在上世纪中叶就已经提出了建筑标准,但未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导致建筑标准与装配式建筑的构建设计、安装等不符,影响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果。从国家层面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尚未形成明确的文件,缺乏系统的推动方案。虽然我国在2017年实施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对装配式建筑提出具体意见,但是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各项标准和要求并不明确,难以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装配式建筑的规范标准不完善

  我国建筑行业中针对建筑的绿色化、工业化的规范标准实施比较薄弱,部分出台的政策虽然能够提供指导,但仅是宏观上的调控。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针对《意见》和《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出台了相应的规范标准,但缺乏相应的配套标准参数,没有形成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和工业化建设标准管理细则。强制性标准的匮乏,导致预制构件无法通用,影响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和运输效率,工业化发展下建筑行业的发展优势也无法发挥,反而提高了建筑成本,不利于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中的推广。

  装配式建筑的激励措施不完善

  装配式建筑对技术含量的要求比较高,无论前期的施工设计还是后期的预制构件生产与装配,都需要较多的成本。但当前装配式建筑尚处于探究阶段,各方面尚不成熟,存在很多的不可控因素,企业回报率难以保障,因此很多建筑企业在装配式建筑发展中都存在观望心理。此外,缺乏优惠政策,使建筑企业在装配式建筑的投入中存在畏惧心理,导致装配式建筑的体量受限,生产规模较小。

  装配式技术水平低

  装配式建筑的出现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发展变革契机,但是其也依赖建筑技术的发展。国内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速度比较慢,设计、生产和施工等技术方面的落后导致建筑项目造价受到影响,进而导致企业在装配式技术的应用中缺乏动力,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过程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针对的是限额设计的管理工作,需要结合开工报告的投资额度合理设计工程造价上限,并在初步设计、施工等方面融入造价管理。装配式建筑中的核心材料为预制构件以及其他构件内容,这些构件都是在工厂中进行生产的,并按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但是从当前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生产情况来看,由于尚未形成明确的构件标准,产品型号过多且难以通用,导致设计单位选择构件型号的难度加大。

  BIM技术标准信息平台将装配式构件分为半预制、全预制及附属构件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可划分为不同的小类型,形成构件信息资源库。通过BIM技术设置建筑模型,模拟建筑项目的实际信息,在设计阶段能够将构件的各项信息准确发送给生产单位,保证信息有效衔接,解决设计施工中图纸不全或变更中出现疏漏等问题,提升施工设计图纸质量。较之于传统现浇筑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可以利用BIM技术对构件的尺寸、配筋、深化设计以及碰撞检查等进行设计,保证设计深度与配筋级配的合理性,有效提高后期装配率,合理控制施工成本。

  生产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装配式施工设计阶段,可以通过BIM技术对构件设计图的设计进行深化、建模,提升信息库的数据精度。较之于传统平面图纸设计,BIM技术可以更直观地展现设计图纸和各部分构件,设计变更能够进行同步展示,防止造成信息延误影响生产。在生产阶段,BIM技术可以实现模型共享,通过三维模型的方式对构件的尺寸、形状和预埋件位置进行展示,使生产商对构件信息进行全面了解,便于采用科学的技术和原材料,通过集约化的管理方式实现成本控制。

  运输阶段的造价管理

  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花费的成本较难控制,不同运输方式、构件尺寸以及运输线路产生的经济和时间成本不同,导致运输成本具有波动性。建设过程较合理的状态是保证构件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运输到施工现场,保证最低成本完成运输工作。构件运输需要选择合理的线路和途径,科学控制运输长度和方向。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能够在施工现场范围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协助结合构件规模和数据等合理选择运输路线,保证运输造价管理效率,有利于运输造价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和现代化发展。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较之于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施工中对施工安装和吊装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必须合理布置施工现场。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管理,能够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进行模拟,并根据现场情况合理设置安全通道。通过模拟性的应用根据施工方案要求组织施工现场模拟施工,模拟大型施工车辆和机械的运行路线,以及设备的安置情况等,防止后期施工出现碰撞。此外,还可对施工的重难点技术进行优化,做好风险提示预警和隐患排查。在施工过程算量中,BIM技术软件能够结合施工项目建设要求设置模型,合理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工程量。此外,BIM模型的应用还有利于对算量资料的存储和集成,便于后期的查找。在分包结算管理中通过点击分包区域模块就可以查看分包合同和具体支付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BIM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实施中,需要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作用,做好对建筑设计、生产、运输以及施工全过程的控制,运用可视化和模拟化技术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孟昕.基于BIM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分析[J].河南建材,2021,(7):117-118.

  [2]贺菲.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山东:山东建筑大学,2020.

责编:彭淑荣
京ICP备16068661号-3 ©CopyRight 2018-2024 《中国招标》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