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服务提供商
杂志订阅
投稿咨询

军队科研机构在竞争性采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年08月07日 作者:孙妍琰 打印 收藏

  未标题-2.jpg

  竞争性采购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采购方式之一,很多科研项目需要外部协作,选择协作单位通常需要竞争。军队科研机构在头绪多、任务重、专职人员少、项目杂的形势下,既要遵循采购的一般规律和程序方法,更要结合科研采购特点属性来组织实施,让竞争性采购工作为装备创新、科研创新、协同创新保驾护航,而不能让它成为制约工作效率、影响工作进度的障碍。

  军队科研机构竞争性采购存在的问题

  (一)竞争性采购效率低

  科研机构由于以科研工作为重心,采购不是科研机构的中心工作,但采购效率低下影响中心工作,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科研机构没有完备的采购组织架构。其采购工作基本是谁的项目谁负责,从竞争性采购方案的提出到实施,其中包括项目的需求、最高投标价的估算、信息发布、竞争方式选择及评标方法、候选单位资格条件、专家名单及抽取方法、开评标的组织等内容,均由科研人员完成,严重占用了科研人员的工作时间。二是采购人员经验缺乏。科研人员兼职的采购人员没有较为熟练的采购经验,不能理解及掌握采购技巧及注意事项等问题,采购人员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增加了采购难度,而且因内部审批层次较多、流程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三是采购物品种类多、频率高、数量少,很难实现“一网打尽”。目前,科研机构装备采购范围主要包括科研与开发、专业咨询等,其中,因为科研设备具备相应的产品技术标准、明确的规格型号、现成的实物样品,因描述比较规范一致,而很多课题研究等服务类项目则缺乏统一的标准,时限要求不一致,集中采购无法满足科研单位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研单位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竞争性采购满意度差

  竞争性采购满意度差,客观上由于科研类项目品种多、技术复杂,但实际上采购需求的量化、采购文件的质量、采购方式的选择均影响最终的采购满意度。一是采购需求无法量化。与通用的标准化货物、服务采购相比,科研装备采购类型多样、技术相对复杂,全周期、全寿命要求高,众多项目需求无法清晰描述、评价标准难以量化。如,科研机构采购的设备仪器很多都属于高精尖产品,使用单位会更熟悉市场上哪些厂家值得信赖、哪些产品有质量保障。平时单一来源采购时通常有经验作保障,因此,“买错”等问题基本不会出现。但开展竞争性采购后,以往单一来源的品牌、技术标准、服务质量等要求无法量化,最终导致采购的产品与需求匹配度差,新的供应商及产品均要一段时间的磨合。二是采购文件编写失准。竞争性采购是典型的“事前控制”模式,要有准确的预测性,精确控制后续实施中技术、价格、进度、管理等要素,还要防范合同订立风险和履约风险,要提高采购的满意度必须抓住采购文件这个源头。目前,科研机构采购文件还不尽完善,普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内容虚,采购文件的评审方法单一,对指标重要性把握不准; (2)线条粗,多数采购文件技术评分部分,没有消化吸收技术要求,重点不突出;(3)生搬硬套,对地方上一些条款拿来就用,没有分析是否符合装备科研行业特点,最终由于采购文件的失准,导致采购结果的不理想。三是采购方式选择不灵活。由于采购事项比较敏感,兼职采购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在采购方式选择和评价方式上,不考虑项目特点,基本上以招标为唯一的采购方式,价格权重设置较高、低价优先为主,最终出现重程序、轻质量的现象。

  (三)竞争性采购流标率高

  流标意味着前功尽弃、从头再来,是参与各方均不愿看到的结局,也是制约工作进度的“第一杀手”。究其原因一是标的金额小,市场关注度不高。法规中明确可以采用询价等采购方式的项目,但很多科研机构仍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频频挂出50万元以下的设备、服务等招标公告,由于标的金额过小,市场关注度不高,很难吸引供应商的兴趣,这类项目流标属于正常现象。二是技术复杂,门槛设置过高。一些科研项目装备采购潜在供应商数量本来就少,采购人员为防止买错产品,又有意提高了供应商的资质门槛、设置过多的废标条款,不允许技术负偏离等,最终导致没有合格的供应商和产品响应。三是采购方与潜在供应商信息不对称,供应商错失竞争机会。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上发布的信息,由于军方保密的需要,很多项目均用代号表示,没有很详细的项目介绍,传递环节越多,越容易导致部分关键信息遗漏,采购信息虽然广而告之,由于没有正确的解读和理解,导致众多有实力的供应商视而不见,错失良机导致流标。

  (四)竞争性评审过程不规范

  科研机构应依据军地法律法规,建立完备规章制度,明确和规范了采购的组织形式、实施程序及监督管理。但在评审过程中仍有不规范的现象出现。一是竞争性采购评审委员会组成不规范,竞争性采购评审人员组成,一般为7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类专家不少于2/3,应严格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由于科研机构自身缺少专家库,导致评审委员会的组建存在不规范。一方面是在专家选用时没有严格执行随机抽取的原则,另外在评审委员会组建时,本单位参加评标人数过多,没有严格执行采购人代表少于1/3的规定。二是评审过程中没有突出依法独立评审的原则,很多科研机构组织评标过程中习惯于平时科研课题评审方式,评审中的统一与独立没有明确分开,往往出现统一评审意见,统一打分的现象。三是评审现场的管理不规范。部分项目采购评审过程中,没有严格保密措施,评审全程没有录音录像和纪检部门全程监督。

  做好科研机构竞争性采购的对策

  (一)选择正确的采购方式

  目前的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等采购方式,以及最低评标价法、综合评分法等评价方法,总体上能满足科研机构的采购需求。与其他采购方式相比,招标采购最能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最能体现竞争精神,具有专业性强、严谨规范的特点,结合科研采购和需求特点,对于金额大、建设周期长、技术状态明确的项目,宜采用招标采购方式;但对技术复杂、涉密程度深的科研项目来说,招标通常不应成为首选的竞争方式,可以公开发布需求(对接)公告,实现信息公开,后面采用竞争性谈判、评审确认等方式组织,采用竞争性谈判和评审确认的方式往往比招标周期更短、效果更好。当然,对于金额不大、合格供应商较多的产品,更适合进行询价采购。

  (二)发挥招标代理机构的作用

  提高竞争性采购质量的关键在于从业人员的水平, 第三方招标代理机构恰恰在这方面有专业性的优势,从军方装备领域开展委托采购工作实践看,向招标代理机构购买专业化服务还是很有必要的,军方科研机构也应充分发挥这支辅助力量,做好竞争性采购工作。

  一是代理机构熟悉法律法规,可以协助委托方审核所拟制的资格要求和竞争性采购文件,查看材料是否存在错漏,是否符合国家及军队的有关法律法规,是否存在歧视性、倾向性等现象。

  二是代理机构有一批从事竞争性采购的专业人员,熟悉竞争性采购的操作流程和风险管控。

  三是代理机构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竞争性文件模板,一个规范的采购文件模板不只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全面、充分地反映军队在装备行业领域竞争性采购的政策导向,使采购工作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

  四是代理机构有比较齐全的专业专家库,由于装备涉及的专业类别多、技术复杂,对评审专家的专业化程度要求高,招标代理机构经过多年的积累,均建有比较齐全的装备专家库,能够满足评审工作需要。

  (三)做好前期论证调研

  由于装备的技术复杂,对装备需求论证和市场不熟悉的情况下,编制专业性很强的竞争性文件无疑是闭门造车。因此,科研机构编制竞争性采购文件时,既要研究掌握项目技术特征和需求情况,也需要调查分析市场供求状况。首先,可以通过网络、书刊、已完工类似项目历史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了解有可能参与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的数量、资质能力、设备、类似业绩、技术特长等有关信息,分析预判有兴趣的潜在供应商的规模、数量以及报价等的情况,为招标项目合同标段(包)的划分、投标人资格条件的设置、评标标准和方法的选择等提供基础依据。再者,必要时可以请有关行业专家参与调研、论证和分析,同时还可以采取邀请潜在供应商座谈调研等方式交流,在很多时候,潜在供应商可能比专家更能理解招标人的需求,让潜在供应商提建议的做法可以使采购人的需求根据明确具体,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单独邀请一家。另外,部分军兵种招标机构的做法得到推崇,在一些大批量或复杂装备竞争性采购前,通过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发布对接需求信息,对项目的技术要求、比测方案等,广泛征求意见,为竞争的公开透明奠定了基础。

  (四)做好竞争性采购文件的编写

  竞争性采购文件是整个采购过程乃至项目实施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对采购人而言,除了严密的组织外,采购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竞争性采购文件的质量和水平。编制出完整、严谨、科学、客观、公正、针对性及合理保护性强的竞争性采购文件是采购成败的关键。

  首先,竞争性采购文件要紧密结合装备采购特点,除法律、法规、规章外,还有大量的国家军用标准,如军品质量管理、军品价格管理等要求,也是装备采购工作中需要遵循的,都应根据项目特点在采购文件中严格落实,不得删除条款或更改内容,确保采购文件格式标准、逻辑严密,使采购活动真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其次,竞争性采购文件必须反映项目的实际需求。以装备的需求为起点,围绕功能、技术指标、生产工艺、使用环境、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等因素对采购人提出尽可能详尽的要求,这些因素影响到供应商的报价和响应方案,影响采购成效和质量,最终都会影响到装备质量和战斗力生成。

  另外,竞争性采购文件必须咨询论证制度化。除采购人内部审查外,必须建立专家咨询论证制度。论证后形成的竞争性采购文件,经采购人出具确认意见后,原则上任何单位不得修改;特殊情况下招标人需修改的,须征得原论证专家的同意。论证专家对论证意见负责,采购人对确认意见负责,招标代理机构对最终形成的竞争性采购文件负责。

  (五)做好采购中评审环节的控制

  对响应文件的评审是采购工作的重要环节,评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质量。

  首先,要召开评标预备会,通过评标预备会形式对专家进行评审前培训,使其了解学习相关领域最新的政策法规,明确评审专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学习采购文件的各项要素,熟悉采购文件中的实质性条款、废标条款等,明确判断内容和尺度。

  其次,对评审过程全程监督、录像,引导评审专家掌握项目评审节奏,提醒评审专家依法评审,对于自由裁量权较大的项目,可以展开适当讨论,但一定要能按照客观、公正、审慎的原则,进行独立评审打分。

  最后,要及时进行复核,要有严格复核制度,招标公司可以协助专家做好分值的汇总和核对工作,并对专家评审资料进行抽查,如果发现评审不符合规定的,责令纠正,维护评审公正性。

  参考文献:

  [1]军委装备发展部:大力推进全军共用信息系统装备招标采购工作规范化运行[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9(11):6.

  [2]张引弦.装备招标采购管理与控制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4(11):133-134+136.

  [3]张大维.海军装备维修器材框架协议招标初探[J].招标采购管理,2014(04):29-30.

  [4]仵宇飞.装备招标采购风险分析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4(09):154-155.

责编:冯君
京ICP备16068661号-3 ©CopyRight 2018-2024 《中国招标》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